两年不见,没想到以画大幅山水画著称的陈有杰竟画起马来了。尽管都是绘画,可一类是用自然界丰富的形态,展开旋律与节奏的有机组合;一类则是体味瞬间的捕捉,注重精、气、与挺拔俊秀之神态。从画界来说,这应该是两类感悟不同的画语。跨度虽大,难度虽大,可对于一贯勤奋的陈有杰来说,显然是意在不倦的追求。
陈有杰画山水,难见他有什么小品,长于大幅空间的调度,其作品向来是以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内容与质朴的气派感人。为此,他也不知多少次深入到远远近近的田野村镇,跋涉过多少巴蜀大地的江河溪流与崇山峻岭。其后,再以磅礴大气纵横四海之心态点染山川,让感悟于心的期望跃然纸端。
而今,陈有杰又来画马,可马却是极其具象极其规范的东西,长则不可,短亦不可,故历来公认“鬼魅易,犬马难。”矣!
以我看来,陈有杰在多年致力于山水画之后,已形成了随心组合收放自如的状态,而此时却跨入形态规范笔笔要命的犬马之中,无疑是一种需要勇气的全新挑战。他最近给我看了一些他画的单马,双马及正在奔腾着的马群,不算那些已经被他揉碎在字纸篓里的画稿,就眼前可见的东西,这努力的动向也着实让人吃惊。
在这部分作品中,单就马的神气,可以说有数幅单马如“图腾”、“狂奔图”、“龙马奔腾上云天”、“春风得意马蹄急”等,已达到神形兼备、气场扩至画外的状态。而群马的组合,在构成以及韵律和节奏的把握看来,还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因为在这方面,即使是徐悲鸿这样以画马著称的大家,其一生也没见有几幅群马的画,可见其难度非同一般。
犬马难啊!环顾我市一些画者犹如画匠,一辈子不断重复师父传授的那几下,不思创造还自吹自擂的可笑状态,对比陈有杰,显然是值得尊敬的事情。这不仅体现了一种知难而上的进取精神,也强化了我市美术界的活力。
古 月 于北碚重庆人文美术馆
20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