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迅雷
标题里的这句话,还真不是对普通人来说的。“拉菲”这个好听易记的名字,是一种法国红酒,就是葡萄酿制的酒。它受到了国人的强烈追捧,因为它贵??价格贵,至于身份尊贵不尊贵,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有“网事”报道讲的是:拉菲10年产量赶不上中国一年的销量,所以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假的;广东、浙江一带的销量是进口量的5倍以上;一个拉菲红酒空瓶子能卖到2000元到3000元……更绝的是,有两艘中国老板的远洋货轮被改造成假酒制造工厂,一路航行一路制造“山寨拉菲”,到了中国造假的一船拉菲也制造好了,进入北京市场,“每瓶卖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比地产暴利多了”!
这里具体的细节是否有出入,且不去管它,关键是:假冒的拉菲早已像假冒茅台一样,是一个客观存在;拉菲价格直上云霄,越是天价越受到中国人的追捧;而追捧者往往只管名牌和高价,并不十分关注真假,况且真假也不那么好辨别。
我在微博上简述了这个新闻,结果转发和评论甚为热烈。比如这些犀利的跟帖:“又是一个类似血燕的笑话!”“此地钱多、人傻,速来!”“中国有钱人没品位,但善于装,最喜假酒。”“买的无非是那个瓶子,要的无非是那个价格,至于酒嘛,无所谓啦……”对于那些“免费”喝过拉菲的权贵人士来说,听到这“假冒拉菲”的消息,最多有点“轻度受伤”而已。
假血燕1克一两百元,距离300多元1克的黄金差不远了;而假拉菲几十万1瓶??就算20万元1瓶吧,1瓶750克,平均每克达267元,距离黄金价格就更近了。有的拉菲,确实就是比黄金还要贵很多的液体。《参考消息》曾报道,有个邻国的元首一年要喝掉一百万美金的葡萄酒,那估计就是“拉菲级”的。
“中国富豪只认拉菲,而且一定要喝1982年的。”这几乎成了通识。当今中国确实盛产有钱人,最近美林研究机构发布报告称,中国内地富裕人士达53.5万人,为亚太区第二大集中地,全球排名第四,财富总额达2.66万亿美元??报告中富裕人士是指至少拥有100万美元净资产,其中不包括主要居所、收藏品等。虚荣,爱面子,是巨大的国民劣根性;富者贵者,他们更要拿昂贵的东西来证明自己,来维护面子,来拉拢关系。何况高价白酒天价红酒大多是“买着不喝,喝者不买”;有的公款消费,那也是纳税人买单。
有巨大的市场,才有巨大的造假动力;缺乏严格监管,从而成了假冒伪劣横行的天堂。确实,中国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很大程度上要靠土地资源、廉价劳力、环境污染和假冒伪劣来助推发展,所以“山寨”众而“科学”微。人家发达国家之崛起,所依靠的是科技创新、品牌效益、权利保障??美国苹果公司创造高科技高艺术的苹果产品,而我们却只会制造“山寨苹果”;法国的拉菲红酒本身不错,但咱们只能用最高智慧来造假。这就是差距,巨大的差距。我们有位经济学家还同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夏季达沃斯上争论,辩护说“山寨”适合中国目前国情??其意要保护,我看了真是差点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