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叶永青:游于艺的人

叶永青:游于艺的人

http://feicui168.com 2011-11-08 11:04:52

  Ye Yongqing: The Game of Art

  叶永青,人称“叶帅”,别号来自1970年代末在四川美院求学期间室友们的玩笑,时至今日倒很能代表他在中国当代艺术圈,特别是西南艺术界的号召力。他身兼艺术家、艺术空间创办者、策展人、艺评家、艺术基金代理人等多种身份,在世界各地穿梭往来,为艺术牵线搭桥。

  艺术愤青

  叶永青参与创建“西南艺术群体”和“新具象”,回避了伤痕美术和乡土写实主义,也绕开了后来流行的“政治波普”路线,以图象与文字、符号相结合的“涂鸦”创作,进入了当时在国内尚属前卫的观念艺术领域。

  去年年初,叶永青在重庆坦克库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时间的穿行者

  叶永青黄桷坪二十年”回顾展,展出作品近200张,除代表作之外,还包括创作手稿、文献、书信和早期创作的装置作品。叶永青自1978年入学到1997年作为“全职艺术家”期间的艺术轨迹显露无疑。

  叶永青个展《断裂的流动》将于2011年7月28号登陆印尼雅加达的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的策展人巫鸿介绍说:这个展览包含了叶永青各个时期的作品。这些展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种风格之间的明显区别。艺术家不但有如逃避疾病一样回避着当代艺术中的主导旋律,而且一如既往地否定着自身的程式化和定型化。

  叶永青在大学毕业前后的两年和好友毛旭辉、张晓刚一道跑遍大半个中国,在云南撒尼族地区圭山和西双版纳创作了“版纳系列”和大量速写,他的明显受到高更和夏加尔影响的画作通过乡土题材寻找朦胧意识和难以明确的内心意象。1984-1988年,四川画派和国内现实主义的批判锋芒逐渐黯淡。受此影响,叶永青同朋友们一起发起和组织了“西南艺术群体”和“新具象幻灯资料展”,在昆明、四川、上海、北京的图书馆、美术馆和大学中展出和讨论。之后,叶永青的创作先后经历了“综合媒材”时期、“大招贴”时期和“涂鸦”时期。

  1990年代开始,叶永青将他在艺术基金赞助下在世界各地游历的经历转换成不同的图象片段??鸟、鸟笼、灯泡、烟斗、植物、汽车、旧照片、卡通化的人物、中国式的收纳柜等恰似随意的涂鸦,拼贴在画面中,在国外大受欢迎。但是,他却开始厌倦了,“当游戏规则太清楚的时候,我就不想玩了。”叶永青永远保持着一种对潮流和标签的警醒。他竭力像绕开陷阱一样去避开当时在国际上引人关注的政治符号,再一次对自我做出了清醒的判断。他始终在像毕加索一样精力旺盛、感情充沛、善于表达的艺术家和从观念出发压抑感情、欲望和表达的艺术家两者之间摇摆。“我想做新的东西,但新的东西是什么,我不知道”,叶永青也经历了他的瓶颈期。

  直到1999年底,叶永青在伦敦看到美国照相写实主义大师克罗斯(Huck Close)的回顾展,才找到了自己新的创作方向。克罗斯喜欢将人物肖像投影到打了格子的画布上,用喷笔逐格作画,局部看很抽象,整体却又很写实。叶永青由此受到启发,开始画鸟,把随手涂鸦、寥寥几笔画就的单线条的鸟投影到画布上,铅笔肌理粗糙的线条被放大成无数细小的笔触和抽象的细节。严肃认真的精细描绘如同幼稚孩童笔下的涂鸦,用漫长的时间去描绘速写的图象,用古代文人画中优雅格调的象征对比粗俗戏谑的玩笑来隐喻和解构“无意义”,正是叶永青此系列作品的意义所在。这更像是一个悖论:“鸟”本身只是叶永青的随手之作,重要的是描绘和复制画鸟的笔触这一工作方法和过程,但是从每一只画好的鸟又衍生出每个人对此的想法,赋予它不同的解读和意义。结论荒诞而又现实。与此同时,叶永青也在画另外的题材,例如涂鸦的信笺、鸟笼、军帽,灯泡。与早年平均三四年就不断求新求变不同,“鸟系列”成为他迄今仍然在创作的主题。

  艺术生活方式贩卖者

  以上谈的全都是作为艺术家的叶永青,但艺术家并不是叶永青与艺术有关的唯一身份,他甚至把现在的自己定位为“业余艺术家”。

  早在1980年代,叶永青就显露出他卓越的组织整合能力。四川油画赴京展、四川美院首届学生自选作品展、著名的“西南艺术研究群体”和

  “新具像幻灯资料展”,都是他在发起和参与组织的。1990年代,他又从艺术家和策展人的身份跨界到艺术评论和媒体出版行业,与王林、张晓刚、王毅在《艺术广角》、《江苏画刊》等学术媒体中讨论“89后艺术”;

  与丁方作为主要招集人参与组织《艺术潮流》、《艺术论坛》等刊物的编辑工作。

  继参与策划中国第一家民营美术馆??成都上河美术馆之后,叶永青就在仿照他在伦敦见过的基金会艺术中心??十月画廊的模式,于1998年和2000年,在家乡昆明先后创办了上河会馆和创库,打造出集合艺术家工作室、画廊、酒吧、茶馆、旅店于一体的类似“公共客厅”的文艺场所。叶永青当年也俨然成为方力钧、张晓刚、周春芽、刘炜、岳敏君等艺术家作品当年在昆明的“临时代理人”。同时,他也热衷于与国际艺术基金会接触,筹划云南国际艺术家工作坊,组织和开展国际间的艺术交流活动,策划众多艺术展览。对叶永青来说,上河会馆和创库就像他的作品,表现的也是他在如今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感受,他很愿意用这样的作品来对早年的艺术追求提出置疑。

  2005年,习惯了东奔西跑的叶永青干脆携家人搬到了北京,先后与陆蓉之、希克、金善姬共同策划2006年首届上海MoCA文献展展“入境:中国美学”、担任2007年第三届贵阳双年展策展人、策划艺术展览、、做为英国三角艺术基金的组织者在世界各地穿梭、探访艺术工作者……

  正如叶永青所说,在这两年中国当代艺术价格暴涨之前的多年,他就已经转到“当代艺术”这只外表光鲜的孔雀后面看了它的屁股,弄清了策展人、市场、基金会、艺术空间、美术馆、画廊、拍卖行的各个环节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因为他习惯对任何主流采取旁观的、若即若离的态度,令他在艺术市场的热潮中对一切发生饶有兴趣,但又能保持冷静。于是他甘心做一个“点火的人”,“艺术家”的身份此时对他来说,反而不那么重要了,“至于画画,是让我在纷乱的生活中可以‘念个经,打个坐’的东西。如同一段瑜伽,面对的只有自己”。

  抛开了固定身份带来的局限,叶永青在艺术界多年的经历与中国传统文人“游于艺”的状态不免异曲同工。这也许就是学生时代就立志做像高更一样的艺术家的叶永青平衡艺术与生活的最佳方式。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