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东南亚当代艺术:以个性对抗全球化

东南亚当代艺术:以个性对抗全球化

http://feicui168.com 2011-10-10 17:40:03
印尼 米斯尼亚迪 《瑜伽大师》362万港元 香港佳士得 2009年11月30日 印尼 米斯尼亚迪 《瑜伽大师》362万港元 香港佳士得 2009年11月30日 菲律宾 Andres Barrioquinto《拥抱你的爱》68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 2011年4月4日 菲律宾 Andres Barrioquinto《拥抱你的爱》68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 2011年4月4日 印尼 米斯尼亚《争战之神》230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 2011年4月4日 印尼 米斯尼亚《争战之神》230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 2011年4月4日
印尼 苏普塔拉《平面影子系列》之《木棉之一》146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 2011年4月4日印尼 苏普塔拉《平面影子系列》之《木棉之一》146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 2011年4月4日
印尼 曼度凡尼 《水平线 #3》228.7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 2008年4月8日印尼 曼度凡尼 《水平线 #3》228.7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 2008年4月8日
菲律宾 Jose John Santos III《纸玩偶》110万港元 香港佳士得 2011年5月30日菲律宾 Jose John Santos III《纸玩偶》110万港元 香港佳士得 2011年5月30日

  杜卡

  供图:香港苏富比(微博)、香港佳士得

  有着被殖民历史并正在经历后殖民的东南亚,其现代和当代艺术,正如这亚热带多样的色彩一般绚烂。它也是亚洲拍卖场上极具吸引力的新兴收藏领域。尤其是东南亚的当代艺术板块,在中日韩和印度等周边艺术市场活跃的环境下,或许正是还未被充分认识的价值洼地。

  “也许对我们华人来讲,东南亚只是一个大致的轮廓。事实上,那里头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历史和价值观存在着,当然同时也产生着不同风格的艺术。”此言出自台湾著名词人、音乐制作人姚谦,他15年前便开始钟情于收藏东南亚艺术品。

  的确,东南亚无论在地理、人种、文化或宗教上,都是一个多元、多彩的区域。中国是其近邻,彼此间的经贸文化往来十分紧密,而印度则利用海上交通,并透过商业活动把南亚次大陆的宗教带到这里,使其文化格局发生了变化。印度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原始崇拜等在此汇聚,再加上欧洲殖民者遗留下来的西方文化与制度在这里相遇、碰撞、融合,构成了东南亚现代美术的独特面貌。

  那片热土上 跳动的心

  东南亚传统文化,根系深厚。但面对当下数字化的世界,他们将怎样行动?他们的当代艺术家如何运用各自的本土文化去对抗呢?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所呈现出的多元融合以及强调个性的思考,无疑是东南亚当代艺术的意义所在。旅泰艺术家张可欣说:“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后,经济带给民众失落的同时,却也升华了民族文化精神的珍贵性。换言之,只有这种国家与国民的整体自我省思,方能有机会去认识自己个性的这一面。”

  与韩国艺术家在材质研究上的别具一格、日本艺术家在漫画语言上的大胆运用不同,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透露出一股清新的自然感觉。艺术家将森林、动物、日常物品的形象大量入画,在切入被关注事物时显得灵气十足。与亚洲其它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相比,许多东南亚艺术家居住在传统文化保留良好的小镇或岛屿中。正是这种本土文化气氛浓厚、商业气息淡薄的环境,孕育了东南亚当代艺术的魅力。音乐人姚谦分享了他在收藏中体会到的乐趣与感动:“那些认真而可爱的艺术家,他们都说着人性对美好的追求,挖掘着当代人心底深层的渴望。在这一件一件令我惊叹不已的作品里,我看到了东南亚美丽热带风光下,跳动的心。面对于时间的巨轮,多变的世界,那一群人的感受。”

  米斯尼亚迪:“大只佬”的黑色幽默

  在众多东南亚当代艺术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应是印尼艺术家米斯尼亚迪(I NyomanMasriadi)。戏剧性、挑衅感、黑色幽默和精彩话语,是米氏作品不可忽略的特征。

  米斯尼亚迪1973年出生于巴厘岛,毕业自日惹的印尼美术学院。他以当前敏感的社会题材入画,并在作品中运用不少动漫、电影与电脑游戏的形象。实际上,米斯尼迪亚从日惹回到故乡以后,开始用黑色画画。他说:“黑色是我最后的武器”。其作品中的人物胖大,人们称之为“大只佬”。整个风格颇得哥伦比亚著名画家博特罗(Fernando Botero)的神韵。

  在香港苏富比今春拍卖中,米氏此类风格的早期代表作《争战之神》以230万港元顺利易主。此幅作于1999年,正值米斯尼亚迪的创作关键时期。乍眼看去,《争战之神》的题材着实教人难以理解,然而其本质却似曾相识。画家过去曾多次描绘线条粗扩、肌肉结实的黑色人像,而此幅也包含了这个标志性的元素。米斯尼亚迪以一个处于作战状态的士兵,隐喻自己作为画家的矛盾情绪与挣扎。士兵身上的枪火、大炮,以及各种难以识别的传统及现代武器,象征了画家与文化洪流的抗衡。这些富有自传性意味的创作符号,为米斯尼亚迪的作品以及画家本人写下了诠释:坚强、无惧且独一无二。

  近作中,他还加入了颇有舞台感的文字游戏。《伸缩喇叭》(266万港元)描绘一位衣冠楚楚的男子探身窗外,在劳斯莱斯轿车上欢欣地奏着长号。乍一看,他仿佛在炫耀他新到手的乐器,这幅作品像是要笑他在自吹自擂。然而,只要细看文字部分(印尼口语),便会发现画中的女士正大声训斥他:“你到达后再玩可以吗!”那男子怯怯地回应:“是的,夫人。”米斯尼亚迪以图展示人物关系的微妙,不禁令人思考在风光表面背后,究竟谁才是真正主宰一切的人。

  米斯尼亚迪的市场表现极为出色。佳士得专家龚若灵回顾:“米氏作品第一次进入香港拍场还是在几年前,当时的估价只有4000美元,但一登场即有两三万美元的价位。之后,他的作品价格水涨船高。现在,最高价位已经达到100万美元。”这与他对自己作品的市场控制不无关系。“米斯尼亚迪对画廊的规范行为很有认知。有些艺术家会私下将作品直接卖给收藏家,或是同时与多家画廊合作。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造成市场上出现多种作品来源,难以控制价钱。但米斯尼亚迪从不如此,他选择只跟Gajah一家画廊合作。最近几年,他的声誉雀起,也从不滥画,作品数量始终控制在一年只有十几张。所以,即使是新作,拍到30或40万美元也没有问题”,龚若灵介绍。

  印尼和菲律宾:新人辈出

  除了如日中天的米氏,还有不少明星艺术家也生于70年代早期,包括印尼“窗小组”(Jendela Group)艺术家鲁迪?曼度凡尼(Rudi Mantofani),苏普塔拉(HandiwirmanSaputra),尤尼扎(Yunizar),以及来自菲律宾的朗奴?温杜拿(Ronald Ventura)和杰拉丁?哈维尔(Geraldine Javier)。

  今年4月,温杜拿(1973年)的《灰色地带》以842万港元的高价刷新了东南亚当代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震撼拍场。此作品拥有152.5×396厘米的巨型尺幅,充斥着高度写实主义,却同时布满涂鸦,就“何谓艺术”这一观点挑战观者的思维。画中描绘两道迎面相撞的力量??说得准确一点,是两组昂然向相反方向飞奔的群马。画面亦真亦幻,中间部分留下极大空白。仿佛在说,没有任何事是真实,但任何事都可能发生。那是两股什么样的力量?中间的深渊和留白代表艺术吗?温杜拿亲自把观者引入这个虚无的乐园,领略这谜一般的意境。

  同场中,苏普塔拉(1975年生)的《平面影子系列》之《木棉之一》也以146万港元的佳绩远超出估价(65万至85万港元)。以怀疑的态度来审视日常生活的寻常物事,一直是他最关心的题材。苏普塔拉的作品倾向简约主义,画家喜欢把一些寻常物件置于素净的背景前,然而如此简单的构图,每每却满载复杂的涵义,引人深思。这些物件看来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让观者联想起日常生活中种种常见、却不曾细看的物品。在苏普塔拉的作品中,这些物件的外形和功能,与我们平常的理解几近矛盾,令观者不得不抛开对它们的固有认知,重新审视。这次的拍品便是艺术家超然物外的独特风格之范例。

  当代板块中的蓝筹股

  目前,东南亚艺术品的收藏家一半以上来自印尼、香港和新加坡,而其中大部分又为当地华人。因为在东南亚,华人多是富裕阶层,所以主要藏家也普遍为当地华侨。“以前这些华人藏家买东南亚老画家的传统油画。这几年,他们看到新兴的当代艺术发展起来,而且价位适中,于是也出手购藏。”CIGE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总监王一涵说。此外,苏富比东南亚区董事莫锦川透露:“台湾藏家2010年收藏东南亚艺术品的金额较2009年成长1倍。参与者的数量跟2007年相比。更是成长230%。”

  其实,东南亚艺术品在香港拍场上是尤为年轻的板块。佳士得在2002年,才首次把它移到香港,并逐渐在拍卖中引入东南亚当代艺术作品。这个做法是来自于佳士得如下的信念和视角:把全亚洲的艺术板块放到同一个屋檐下。而中日韩和印度艺术市场的红火,有效带动了整个亚洲艺术市场的人气和关注度,其中当然包括东南亚。2008年春季,苏富比也采取同样策略,把东南亚艺术拍卖从新加坡移师香港。令人欣慰的是,在当年国际金融海啸之后,东南亚艺术品由于没有被过激地炒卖,价格仍稳步上扬。如今,这种全亚洲艺术拍品交互交易(cross-buying)的积极效应,鼓舞人心。

  索卡艺术中心是在中国境内最早开始推介东南亚艺术的画廊。2007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索卡老板萧富元大量买进东南亚当代艺术品。“当时只有我们和欧美的客人在买。我们那场拿下很多,因为价格实在诱人。拍完后即有传言,索卡要用1000万美金收购东南亚当代艺术,甚至有些画廊说这是一个资本家掠夺市场。于是大家跟风,价格就拉高了”,萧富元说。印尼雷莎蒂拍卖行总裁丹尼尔o高青山(Daniel Komala)也认同萧富元的观点,他说:“过去5年,东南亚艺术品的整体价格迅速上升约两到三倍。买家虽仍以印尼等东南亚收藏家为主,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台湾藏家参与,近年亦出现一些搜寻具有更新鲜天才的亚洲艺术家的欧洲买家,中国内地收藏家也刚开始加入了。”

  不过,东南亚艺术品在中国会有良好市场吗?萧富元对此的看法很坚定:“中国势必成为世界强国。一个强国关心的范围是国际,艺术也是。只要中国有真正收藏家出现,这个潜力无穷。”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