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发展区:依托沿海港口,加强南北岸合理布局和协调开发,重点发展大宗散货运输,成为服务临港产业发展的区域重要港口。推动石化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临港重化工基地、能源基地。开发建设莆田湄洲湾石门澳,推进港城共同发展,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
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妈祖文化等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
选自《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8月3日讯(记者 薛辉 实习生 赵倩云 杨鹏程 文/图) 昨天上午,“实施海西规划百名记者下基层”的第一路记者,从平潭赶赴第二站莆田。在这里,我们将用两天的时间走进企业,走进街巷,用自己的笔、镜头来记录和感受这个城市的变迁与梦想。
莆田油画业:小创意带来大机会
昨天上午,我们走进莆田的第一个采访地点集友集团。集友的油画创造车间颇为壮观,几十位画师正对着画布忙碌着,鲜花,贵族,林木,无论人物或花草,在颜料的精雕细琢下赋予新的价值和生命。“去年我们的年产值已达15.6亿,年创税收1.2亿……”集友艺术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泰一谈起油画“漂洋过海”卖到世界各地就滔滔不绝。精明的莆田人居然会想到把油画卖给西洋人?
他告诉我们,今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深入他的公司考察。李长春鼓励他要利用好文化产业政策,加快发展、做大市场。这让他备受鼓舞,大大增强对发展文化产业的信心。
光明日报记者方昭颇为感慨,莆田人有妈祖文化、有湄洲岛、有南少林,却也能把西洋味十足的油画,做成独具特色、颇具规模的文化产业,确实让人感叹莆田人的精明和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靠创意引领。”刘国泰说,集友公司去年被文化部、商务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四个部委授予“海西国际油画艺术产业园”称号和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企业决定抓住这一契机,参与规划沿荔涵大道涵江段10公里的道路两侧建设的海西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他说,省政府对创意产业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以及我省越来越便捷的港口运输,都让他感到未来生机无限。
“仙作”家具:从小打小闹到国内翘楚
昨天下午,宣讲采访团走进仙游,这里,我们一共看了三家家具企业。如今,“精微透雕”以闻名的“仙作”家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收藏家珍藏。
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名誉会长、仙游县政协主席何锦驰告诉我们,仙游家具运用全世界最好的红木,基本有4大类,有花梨、小叶紫檀,花梨除了海南的,还有东南亚一带的,小叶紫檀是印度产的,大叶紫檀来自非洲、马达加斯加。再有是红酸枝,产自东南亚,都是进口的,档次再低一点的是鸡翅木。
据介绍,在仙游,已有大小家具企业3000多家,以前不少是小作坊水平,小打小闹,形不成气候,但如今的“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今非昔比,古典工艺家具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成为莆田响当当的名片。
仙游县工艺产业园管委会叶开锦主任告诉我们,目前总投资100多亿元的仙游县工艺产业园正在抓紧施工中,明年将投入使用,该产业园将打造千亿产业。
记者手记
精明莆田人的生意经
记者从莆田市委宣传部获悉,如今,莆田市已成为全国三大油画基地之一。油画从业人数已经超过3000人,带动培养画师 2近万人,这个数字让不少见多识广的记者也颇为感叹。
昨天下午的参观,我们不禁感慨“仙作”家 的精具美。一把椅子几十万,一张床数百万,我们从这些数字当中看到艺术的附加价值。“仙作”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收藏家珍藏,被誉为中国古典红木家具的翘楚之作。“聪明的 田人,懂得莆与时俱进 懂得传承与创,新!”福 省古典工艺家具建协会名誉会长、仙游县政协主席何锦驰给了我们答案。他说,首先,仙游古典工艺家具追求实用性。如果光好看不好用的话,人家不会接受。那如果只是艺术品,我弄个小件收藏就行了。其次是观赏性。实用的同时又带来审美的愉悦感。再一个是收藏性。因为是用好材料制成的,好马配好鞍,好材料一定要有好工艺,做出来的是一件件艺术品,有收藏价值,有升值空间,现在很多购买红木家具的人都考虑到这几点。“最简单的生意经,反而是最好用的,这就是我们莆田人的生意经!一幅画,一套家具,我们也能做成大产业!”(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