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珍妮•霍尔泽:街头招贴式作品《常理》

珍妮•霍尔泽:街头招贴式作品《常理》

http://feicui168.com 2011-07-25 18:24:00
1983《常理》(T恤上)-Truisms 1983《常理》(T恤上)-Truisms

  从罗德岛设计学院毕业前,霍尔泽和同为艺术家的男友一起申请加入了惠特尼美术馆的美国艺术独立研究项目(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Independent Study Program),这对于霍尔泽的艺术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她真正的职业艺术家生涯的开始。凭借惠特尼美术馆独立研究项目的开放性和丰富资源,霍尔泽得以结识了很多知名的艺术从业者,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使她个人的艺术思想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正是在这个时期,霍尔泽开始关注女艺术家依芳?芮娜(Yvonne Rainer)的创作,并从这位集舞蹈家和实验电影导演于一体的前卫艺术家身上受到很大启发,开始深入思考有关语言和媒介材料的问题。1977年,霍尔泽创作出了作品《常理》(truisms),在这件最初以街头招贴形式出现的作品中,字句首次成为其作品的创作核心。霍尔泽将自己日常的思考用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将这些句子放大为招贴和海报的形式在公共场所进行张贴,这些文本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生存的现实、道德与宗教、政治、权力、性别、种族等等,另外内容还多少带有一点自传的色彩,由于其中的很多句子涉及到父权、妇女的弱势地位等内容,有人据此将霍尔泽解读为一名带有强烈女性主义倾向的艺术家,甚至女权主义者。但霍尔泽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她从来不把女性主义作为个人创作的标签,只是有时将其作为必要的内容之一。

  《常理》的出现,使许多人开始第一次注意到这位年轻的女艺术家,也奠定了霍尔泽艺术实践的基石。事实上,这件作品在其后的二三十年间始终延续着,不断丰富着内容,变换着不同媒介(或可说是一直与时俱进着),从T恤衫、棒球帽,到电子屏、大理石,1995年霍尔泽还推出了《常理》的网络版,使之在网上展示并能够与观众产生互动,浏览网页的人可以加入自己的语句使之不断丰富。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常理》视为霍尔泽艺术创作的一个模本和缩影,通过它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窥见霍尔泽所有作品的生发方式。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