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新近出版的一本画册,是我最近几年写生的作品,请老先生多批评指正!”5月20日,“中国绵竹木版年画活态传承暨代表作品展览”上,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程峰将自己的作品亲手送到绵竹年画南派艺人陈兴才老人手中。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民间艺人;一个是现当代艺术,一个是传统文化,此时,不同身份,代表不同文化形态的优秀艺术工作者的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送画的初衷就是对我们民间艺术的尊重,特别是对我们绵竹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陈兴才老先生的尊重!”程峰表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绵竹年画,在保护中得到传承与发扬光大,给了程峰深刻的印象。程峰说,绵竹年画是优秀民间艺术的代表,是绵竹的一张名片,是我们四川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国际上来说,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以及蕴含的深化文化内涵,都是现当代艺术学习和吸取营养的地方。现当代艺术和民间艺术有机地互动,相互交融,相互吸纳,共同发展,这是文化与艺术发展的方向!”
艺术是相同的,没有更多的身份与“标签”限制。程峰的表达同时也得到了陈兴才的回应。“有色彩点缀还是要好看些!”接过程峰的画作,陈兴才老人仔细欣赏与点评道。陈兴才认为,尽管程峰所作画是现当代艺术,但也有很多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彰显与追求,尤其是在绘画技法与色彩使用上,与绵竹年画也有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