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舒勇制造的中国社会艺术

舒勇制造的中国社会艺术

http://feicui168.com 2011-05-06 11:26:54

  文/赵树林   

  社会艺术

  改革开放至今近三十年,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在迅速提高。当代艺术在中国呈现出一片繁荣的状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面的,展览繁多、画廊业活跃、买卖频繁并且在国内外拍卖市场屡创高价、国际基金会以及私人投资介入等等;二是潜层的,中国当代艺术界文化生态和心态的转变。当代艺术界对待外来文化最主要的是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他们不再在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大师面前战栗,不再盲目跟随新流派的产生,而是试图与他们平等的对话,更有很多人开始蔑视西方的当代艺术,中国古老文化的深层底蕴似乎开始显现。

  但是,自星星画会、85新潮时期的中国当代艺术就存在严重的问题。它不像西方当代艺术一样指向艺术本质的追求,而是更多被赋予政治的意义,当代艺术在中国被偏颇的理解为嘲讽、辱骂、暴力、对抗、解构等,只要是调侃政治或是政治对抗都可以理解为“前卫艺术”。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当代艺术当时在中国社会的位置。同时,中国当代艺术也不被大众理解,这是因为当代艺术并没有真正同中国当下社会发生关系,他们似乎超脱于这个社会,其实,这段时期的艺术运动仍是殖民文化的一种体现。现在,大多艺术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主张“拨乱反正”、主张独立自主。在这样的背景下,舒勇的特殊意义就显现出来,他自1992年介入当代艺术之时,就始终关注着当下社会的问题,十几年以来以行动时刻宣教着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的社会学现象、艺术活动和社会的关系。

  舒勇的社会形象是由他本人借助电视、电影、报刊、广播、街头和楼宇广告等等各种各样的大众传播以及艺术专业媒介制造出来,又灌输给大众的。他的社会形象使他成为真正的边缘人,一方面他以他令人瞠目结舌的艺术作品一次次突破着传统的底线;另一方面他在公共层面进行艺术实验,游离于既成当代艺术圈之外。我们要了解舒勇的艺术作品,就要了解大众、当代艺术圈、舒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舒勇自己的社会艺术情结。舒勇几乎是属于自学成才的艺术家,长期在广东地区的生活使舒勇具有了这一地区商业文化的特点,他具有开放、变革、创新、进取之气质;强烈的“实业救国”观念;讲求实效的理念;精明、灵活的创作方法;以及凝聚、合作、交融的作风。这使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断的与媒体、企业、政府合作,他突破了一般艺术家故作深沉、高雅,或故作泼皮、玩世,或故作无聊、空虚,又或是故作愤怒、悲壮的风格。舒勇真正开始艺术创作,是他的《大地环保》系列,他完全因为当时居住环境的恶劣引发的,此后他又创作了《地球在流血》、《心系大自然》、《六月五日的天使》、《看,进化的人》等行为艺术,表达他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担忧。此外的艺术作品也无一例外的走结合社会的道路,中国当代社会就是舒勇的直接实验场,他的艺术与社会发生了最紧密地联系,这成为真正的“中国制造”。舒勇的所为一直是在为当代艺术进入社会主流寻找一种途径,他追求一种生活是艺术的、艺术是生活的态度。从这种意义上说,舒勇是一个最彻底的中国式的前卫艺术家。他不是如同西方商业体制催生的现代主义的对艺术本质、美学意义的追求,也不同于全球化背景下商业体制正在逐渐扼杀的中国当代艺术,他不是艺术本质意义上的前卫,也不是泛政治化或去政治化的前卫,舒勇的艺术存在具有独特的美学和社会学意义。

  “泡泡”

  2000年开始,舒勇开始选择用“泡泡”来作为一种表达的载体,最初的时候,舒勇只是用泡泡来承载他儿时的回忆,或者快乐或者幻灭,但很快的舒勇发现他对泡泡的迷恋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于是他开始把“泡泡”贯彻到几乎他的全部作品里去。泡泡是脆弱与虚幻的,最初五彩斑斓,随即随风摇摆然后消失,但是泡泡仅仅是这样而已吗?舒勇发现了泡泡背后的“秘密”,泡泡自身就是一个小宇宙,存在与毁灭的道理与整个社会的运转里无甚两样。刚产生的时候背负希望,渐渐成型的时候美丽眩目,让人没办法移开目光,但是,极致美丽的之后就是一场“灾难”,毁灭不过是一个最后的过程,并没有什么留下来。这个社会里的很多东西也一样,个人理想的产生和破灭,经济的繁荣与泡沫,政治的辉煌与坍塌,没有一个东西可以代表永恒。舒勇正是用“泡泡”这种产生与破灭的过程,来表达他对个人、经济、政治、文化甚至整个社会的思考。思考的过程是严肃的,舒勇同样也希望思考的结果有一样的效果,然后“泡泡”本身又有一种游戏的态度在里面,沉重与轻飘,如何平衡这种思考与游戏的关系,成为舒勇作品中最精彩的博弈点。舒勇把这个过程做成一种仪式,将泡泡变为仪式中最重要的东西,他在这个仪式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使得关系达到了他理想中的平衡,完成了一件件“泡泡”艺术作品。

  泡泡作为成年人来说是一种非常态的事情,它向“图腾”的转换有赖于舒勇喜爱的宏大的叙事风格。无论是《光荣与梦想》、《延安5.23》、《汽车小康之梦》的万民同欢,还是具有史诗般意义的《办公室里的泡泡》,“泡泡”是以社会、人之外他者的形象出现,它的客观存在是在帮助人进入一个虚幻的世界,来理解社会、理解生活。可销售性媒介的《泡女郎》,以及《泡泡绘画》都是泡泡观念的延伸,不同的是,《泡女郎》敏感的将泡泡与一种社会现象结合在一起,引发人们的思考;《泡泡绘画》更多单纯是一种形而上的、观念意义的追求和实现。

  《办公室里的泡泡》凝结了舒勇几年的心血,舒勇选择办公室和他选择泡泡的道理其实一样,企业家的办公室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关系的糅合体,代表了这个企业与企业家的智慧与欲望,见证着各种关系的滋生与破坏。办公室是一个企业最严肃的场所,泡泡融入这样的小环境,成为一个缩影,快速而且残忍,美丽而且转瞬即是,略带蔑视。舒勇却作为一个旁观者欣赏这种关系,有种怡然自得与悲哀,舒勇通过他的作品把自己的这种体验传达出来,只有透过泡泡的华丽外表,才可以理解到后面深深的道理,否则看到的仅仅只是照片中定格的那个最漂亮的那个瞬间,而无法体会到舒勇本人希望传达出来的思考。这些照片不断地通过它们华彩的表面来挑衅观看者,输给它还是输给自己,看到表面还是看到最后,都留给观看者来定夺。舒勇实在是一个精锐而聪明的矛盾制造者。而与此同时,以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被轻松记录、阐释。

  现实的神话

  绘画的危机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经开始行为艺术创作的舒勇,他心中,或者说每一个艺术家心中都有绘画的情结,谁走上艺术这条路不是从学画画开始的呢?舒勇在刚接触的时候美术的时候,很迷恋于绘画的具象能力,或者是它的形象性,在刚接触当代艺术的时候他喜欢绘画的表现主义能力,或单纯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美感。舒勇最近创作的《中国神话》系列一方面说明舒勇在试图通过作品消解“当代艺术圈”对他的误会;另一方面,也正是用这种方式显示自己的传统艺术家气质。把自己的创作变成调侃对象。

  在《中国神话》的系列里,舒勇选择了那些广为大众知晓的形象与泡泡组合。猪八戒、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五谷丰登等神话传说被置放在一片泡泡的世界里,如梦似幻。泡泡在这些场景里取代了以往的云雾缭绕,使得那些神话形象以一种更为虚无的方式出现。泡泡里带着各种形象所有的渴望与梦境,清晰的浮现在画面上,这些梦境承载着那些神话形象背后的缔造者们的美好愿望,谁创造了这些形象?不言而喻,是整个社会,而且还继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给这些神话形象添加新的意义。舒勇在画中用结实的陶瓷感来表现那些神话形象,与缥缈的泡泡们形成鲜明的对比。社会是现实的,厚重的,这个社会要求的东西太多,泡泡们不断的滋生、承载,然而泡泡终究还是会毁灭,身上背负的整个社会的希望也随之破灭,而所谓的“神话”也不可能实现,神话终究是神话而已。中国神话,这样一个宏大的题目,但是舒勇却用他自有的戏谑的方式,巧妙的转换了这种沉重,在有限的画面里将这个命题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神话可以是过去现在还有未来,但是神话中的形象本体却没有变化,代表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人们,他们试图用层层云雾将自己升腾,但如果发现这些云雾只是虚幻的泡泡,那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情形?舒勇看到了神话背后的不可能性,也看到了整个社会的欲望,舒勇用他的泡泡又一次给观者灌输着他的智慧,有点隔岸观火的恶作剧,告诫着社会欲望的虚幻性。舒勇的泡泡没有故作高深,它们用一种近乎浅显的语言讲述着最基本的大道理,而这些道理却是现在社会所丧失掉的。

  《中国神话》系列,是舒勇先通过场景的布置然后“抓拍”,再根据照片绘制的,因此,作品的观念意义远远凌驾于作品运用技法的绘制意义之上,它还是延续舒勇一贯的风格,社会给予他启迪的,他给予社会一个启迪。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