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黄明东
“泰和通宝”,金代章宗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铸,至金末元初官方仍有铸造。据华光普先生著《中国古钱大集》所录,在“泰和通宝”中折二、折三多为元代初期所铸。当然,由于都是官铸,而且铸量很少,即使是元代铸币也很珍贵。
“泰和通宝”为楷书,仿“瘦金体”,有平钱、折二、折三和折十共四种。钱文书法华美,制作工艺精良,具有宋代“政和通宝”和“宣和通宝”的风范。
据有关资料记载:金章宗之母是宋徽宗之外孙女,章宗受其母的影响,从小就酷爱汉族书法、绘画。曾效法徽宗的“瘦金体”习书法,模仿的作品足可以乱真。
笔者收藏的一枚折三型“泰和通宝”,青铜质,直径2.9厘米,重量7.6克。该品钱体周正,轮廓均匀,锈蚀包浆古朴,钱文书法流畅,即使不用放大镜,也能一眼就看出是开门见山之物。
至于这枚古钱的铸期断代,笔者也做了粗浅的探索。在华光普先生编著的《中国古钱大集》中,共收录了折二、折三“泰和通宝”图录九幅,其中有注明“元铸”的六幅。在这六幅“元铸”中,有五幅通宝的繁体“宝”字下“贝”字左边严重“瘸腿”;在未注明“元铸”的三幅图录中,有两枚“宝”字下“贝”字左右“腿”长短基本相同,只有一枚“左腿”稍短一点。另外,从整体上看,金代铸币形制精美,元初形制欠佳。由此推断,本品应属金铸。
此论妥否?还请专家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