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顶级手艺》之古籍修复

《顶级手艺》之古籍修复

http://feicui168.com 2011-04-11 12:32:20

  见习记者 范晓州

  据统计,我国现有古籍总量超过4000万册,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古籍出现了虫蛀和风化,约三分之一需要修复。

  而与庞大的修复工程相比,古籍修复人才却极度匮乏,目前杭州专职此项工作的不到10人。

  孤山下的浙江图书馆的古籍部有两幢楼。

  白楼建于宣统三年(1911年),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专用建筑。

  红楼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原是清政府为迎接德国皇太子访华而建的宾馆,修复中心就设在二楼。

  浙江图书馆珍藏着83万册古籍,据估算,大约有28万册需要修复。这些被虫蛀、风化的古籍经常往返于白楼、红楼间。从民国至今,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的修复工作从未间断过,作为全省古籍修复的中心,他们在古籍存放、人员培训、设备配备上都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

  作为古籍修复的重要材料??浆糊,其调配曾是修复高手不外传的独门绝技,其实并不神秘,基本都是由小麦淀粉按比例调制而成,现在早已不是秘密。修复古籍这门顶级手艺更需要的是极度的耐心和精细的手工。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