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6日下午3点,由四川省文联主办,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博物院承办的首届四川省民间工艺百家精品展落幕,我的竹雕作品《长江颂》被评选为‘十佳’作品。”3月7日上午8时许,中国竹工艺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安竹簧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何华一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向记者发短信报喜。
美丽的川南小城江安,位于滔滔奔流的长江边,以盛产翠竹闻名于世,有竹都之称,这方山灵水秀之地培养出了许多擅长竹工艺的能工巧匠,并使江安的竹工艺誉满天下。何华一便生于长于这样一个竹香弥漫之地,他从事竹工艺30多年,在继承传统的竹工艺基础上,他将木雕工艺、绘画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采用皮雕、阳雕、阴雕、浮雕、鼓雕、空雕与透视相结合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手法,制作成竹地板、天花板、壁板、竹瓦、竹浮雕大壁画,竹根雕艺术座、竹挂屏、竹屏风、竹壁挂、竹盆景、竹簧工艺等,既有诗情画意的雅致风景,又有渔樵耕读的田园趣味,体现了竹的风采和竹的神韵。
何华一对长江的热爱深入骨髓,采用家乡的竹材,用刻刀来表现赞美讴歌长江文化,是其多年的愿望,更重要的是“要把长江文化以竹雕的艺术表现留给后人。”
此次获得首届四川省民间工艺百家精品展“十佳”精品的《长江颂》,是何华一自2009年3月开始,饱含深情地创作的高难度精品,用时1年多雕成,这一竹雕笔筒,高39.5cm,底座直径30 cm?25.5 cm,口顶直径22 cm,中部直径22 cm,作品虽小,却内容丰富,以两组画面的有机结合展现长江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两岸风土人情,玲珑剔透,层次深至10层之多。在不到1公分厚的竹材上精雕细琢出如此之多的层次不得不令人叹服。
记者曾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有缘细观《长江颂》,只见其上每一丝水纹,每一片叶子,每一处栏杆,每一个人物表情等都刻画得极为细致自然,且画面充满仁爱与祥和,“江上一渔船之上丈夫在摇船,妻子补网,一条小狗在船上观景,高楼凉亭中有人在谈心,有人在采风……”这幅古朴厚重的山水画,美不胜收,何华一化刀为笔,借景抒怀言志,深情地表达出对祖国壮丽河山、对家乡风土人情及对人与自然和谐依存的讴歌和由衷赞美。
“宜宾的竹海誉满天下,但它只是风景,需要加入人文文化,去充实它、赞美它,有了灵魂和艺术内涵的景区,其生命力才能得以不断传承。”何华一激动地告诉记者,此次获奖,心里特别高兴,这体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民间艺术的关怀和重视,更重要的是,作为江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竹簧工艺,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得以传承。
来源:宜宾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