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界最著名的展览“威尼斯双年展”今年将迎来第五十四届。随着六月的展期临近,中国馆主题也成为大家猜测和热议的话题。记者获悉,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已经确定由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彭锋担任。他在昨天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透露,今年中国馆的主题为:弥漫。而之前传言的中国馆将表现 “琴棋书画”的主题彭锋给予否认,他同时表示,“中国味道”的说法也不尽准确。
“味道仅仅是‘弥漫’的载体,而非中国馆主题本身。”彭锋指出,“弥漫”作为主题的确立不仅与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总主题紧密相关,同时也表现出中国艺术家特有的思考方式。记者了解到,“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将由苏黎世艺术馆馆长、艺术史学家比奇?库莱格任总策展人,她将展览命名为 “Illuminations”,具有“照亮、启明”的涵义。
参展的各个国家馆主题,如何与双年展总的主题呼应又具有独特性,一直成为考验各国策展人和艺术家的智力游戏。有趣的是,拆开这个单词,可以分成illumi和nations两部分,这为彭锋提供了策展的思路。他认为,除了对艺术史的追溯,总策展人“设计了一个文字游戏。它一方面表现出欧洲知识分子对光带有宗教信仰的崇尚,另一方面又表达出这一有关生命本体的概念。” 彭锋同时表示,根据他对中国哲学的思考,中国文化中对生命的诞生方式多与“气”,与“化生”的理论有关,这就促成了中国 馆策展主题的诞生。“‘弥漫’也是一种散发的方式,它与光的传播都是弥散的,在形式上呼应了本届双年展‘照亮’的内涵。同时,‘弥漫’的主题将用气味传递到中国馆的 各个角落,它在艺术形式上又是非常有中国意境的。”
据彭锋透露,五位艺术家将用五种气味为载体,形成自己的艺术作品。其中,已知的三种“味”包括茶、中药和白酒,这些“味儿”都与日常中国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由于中国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它由威尼斯“处女花园”中一片草坪和一座巨大的油库组成,油库的油罐中至今还存有柴油,此次中国艺术家的参展作品都采用了装置形式呈现。同时,如何让“中国味道”充分发挥并掩盖柴油气味,就成为艺术家们必须思考的技术细节。尽管目前各位艺术家的具体作品方案还未公布,但仅对今年的中国馆策展主题,国外评论已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用“惊叹”一词来形容对此主题的赞赏。届时,水城空气中将飘荡来自中国的味道,它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人间烟火”幻化成艺术搬到威尼斯,让观众从气味中“嗅”到中国的文化,仅此一点,就令人在展前构成了对中国馆的想像。
相关背景
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
威尼斯双年展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被喻为艺术界的盛会。我国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可追溯到1980年。在1999年的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国际艺术大奖也由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夺得,这一届双年展带动了国际艺术界的“中国热”。直至2003年,我国政府才再次决定以国家身份参与威尼斯双年展,但由于“非典”等原因,国家馆的此次威尼斯之旅未能成行。2005年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组织,著名艺术家蔡国强策划的中国国家馆终于落户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