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古玉新闻

> 三星堆考古发现20年

三星堆考古发现20年

http://feicui168.com 2008-02-07 11:16:35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从1929年揭开冰山一角,接下来70多年岁月有断裂的考古历程。这个发现时间仅次于百年殷墟的遗址,从另一个角度见证了中国当代考古的脉络。在滋养着它的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早已超越了考古学的范畴。这个声名显赫的大遗址,与生活在其中的近万名农民、考古队员、民间研究者以及博物馆的发展一起,共同勾勒出一个丰富的地方生态。
 
  金杖出土?古国现身
 
  1986年,三星堆在沉睡数千年之后,成为“一醒惊世人”的世界级考古发现。
 
  回想起20年前的发掘,不能不说是个大幸运,但琢磨起来,又是对当地考古人期盼已久的一次回应。成都以北40公里的广汉三星堆,被证实是从新石器晚期到夏商时期的古蜀王国核心。此前河南偃师二里头作为4000多年前的中国最早都城遗址,被当作中国文明的源头。
 
  “一点黄色的物体从黑色灰渣暗淡的颜色中‘跳出’,再用竹签和毛刷清理下去,一条金色的鱼纹清晰显露了出来……”这是1986年的7月30日,一号祭祀坑发掘的第10天。
 
  凌晨2点30分,炽热的7月末川西平原,31岁的四川省考古所研究人员陈显丹往下挑,又看到了鸟的图案,很快,一条雕刻着纹饰、弯弯曲曲的黄金制品露面了,“这恐怕是古蜀王的金腰带吧?”
 
  后半夜的三星堆田间安静异常,当时围观的好奇农民已经在上半夜散去。33岁的陈德安是这次发掘工作的领队,被值班的副领队陈显丹叫醒后,两人迅速做出决定?押所有正在参加发掘的人都不能离开现场?鸦四川大学来此实习的大学生张文彦,赶紧骑自行车去广汉县城向当地政府报告?鸦陈德安连夜赶去成都向单位汇报。
 
  5点多钟,天刚刚亮,36个武警赶到现场。夏天早起的村民们又聚集过来。陈显丹这才对众人宣布?押有重大发现,金腰带出现了!待到物品完全出土,人们发现,这不是一个腰带,而是1米多长的一个金权杖。
 
  金杖上的人物刻像为圆脸,嘴呈微笑之形,头戴“玉冠”,是一个身份极为特殊的人物。与头像共刻在金杖上的鱼、鹰图案,组成一幅典型的“象形文字”,它极有可能表达的是带有王者之气的人。“在古蜀世系表中所记的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蜀王中,哪一位蜀王与此有关呢?”??那就是“鱼凫氏”。陈显丹说,“我们把金杖上刻的图案从左至右读下去,正好是‘鱼凫王’三个字,也就是说该金杖的主人应是‘鱼凫王’”。
 
  随后一号和二号祭祀坑的全面发掘,出土了青铜凸目大面像、金面罩、青铜神树等令人震惊的高度文明。三星堆遗址至少是古代蜀国的都城之一。
 
  终于,1929年首次在月亮湾发现玉石器以来,一直迷雾重重的“三星堆遗址”因为1986年祭祀坑发掘,有了突破性进展,一下子使3000?5000年前的古蜀王国真真切切踩在脚底。在几无文字记载的上古蜀国,这一发现成了破译神话传说的“符码”。
 
  1986年春天的发掘和一、二号祭祀坑的出现,建立了古蜀文化的序列,将过去几十年来破碎的发现,放进了一个系统。三星堆区域毫无疑问是祭祀区,那么1929年发现玉石器的月亮湾极有可能是宫殿区,沿鸭子河一带可能是手工作坊区,一些被老百姓叫做“梁子”的土埂,作为城墙勾勒出古时都城的轮廓。历年来的发掘出土文物,跨越时间涵盖了距今3000?4800年的这一阶段。在近2000年时间里,三星堆遗址没有间断过,古蜀文化一直在这个地方生长。三星堆商代遗址,将古蜀文明的时间猛然提前了一两千年。
 
  燕家院子及其后人
 
  最先揭开地下古国神秘一角的,是祖辈生活在真武村月亮湾的燕道诚父子。
 
  在提及1929年的无意发现时,人们多半知道燕家是当地农民,却忽略了燕道诚是一个乡间文化人。他的第四代孙,59岁的燕开正向记者讲述到,祖宗燕道诚从小读了不少书,当地人称他“燕师爷”。
 
  1929年的一次偶然发现,将燕家祖辈几代的生活,与他们脚底下沉睡了几千年的祖先联系在了一起。
 
  从后来确定的整个遗址范围来说,遗址区中心部分生活着三星村和真武村,两个村子隔马牧河、南北而居。
 
  三星堆顶部有起伏相连的三个土堆,宽10米左右,因与马牧河北岸的月亮湾台地隔河相望,清嘉庆《汉州志?山川志》中有“三星伴月”的美称。1929年偶然发现的玉石器在马牧河北岸的燕家?鸦1986年两大祭祀坑的偶然发现,则说明了祭祀区在三星堆这片区域。
 
  记者看到的燕家院子,房屋虽然近年来整修较新,7亩的宅基地却从来没有动过。有趣的是,几十户的真武村二社,唯独燕家的屋子建在水沟以南,靠近南面的马牧河,燕开正说,“祖上就是这么选的地方”?鸦其他人家,安家在水沟以北靠近鸭子河河床边,地势略高,格局更开阔。
 
  1929年春,燕道诚同他儿子燕保青去沟底淘水车尾部,把车厢提开,用锄头深淘沟底时,突然发现了一堆玉器。
 
  燕道诚一看这些大小石环堆积,“疑其内藏有金珠宝物”,不敢声张,原土掩埋,夜深人静才全家一起连夜搬运回家,其中有“古代圭、璧、琮、玉圈、石珠”各若干。后来燕家淘沟挖宝的事,在当地逐渐传开了。
 
  这种传言引起了在广汉的英国传教士董宜的兴趣,这位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很感兴趣,又联系了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人葛维汉。1934年,葛维汉、林名均等在燕家院子附近进行了发掘。1937年,旅日的郭沫若知道此事后,将之称为“华西科学考古的先锋队”。作为三星堆遗址的一部分,月亮湾遗址的发现轰动了国内考古界,其发掘信息还传到了国外。
 
  燕家家规严,好几代人读过书,虽然不断发现宝贝,祖先却害怕后人因此遭祸,所以平安本分是家规的第一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2000年,考古人员又在这一带进行过发掘,燕家人也配合参与。
 
  如今燕道诚这一支传下来已有200多人,基本生活在真武村。燕家院子里住着燕道诚二子燕青保这一支60多口人。燕青保的5个孙子和2个孙女的家人住在这里,门口绿油油的稻田仍旧是他们承袭祖上的生存方式,只是年轻人有的外出打工去了。
 
  长年和地下宝贝打交道,一些当地人有了不少考古发掘和文物鉴别的知识。燕开正说,他摸摸看看,就能辨别三星堆文物的真假,“比如说玉琮,中间有大孔,但孔是分别从两边打出来的,有个错位,一直穿下来的孔就是假货”。
 
  燕家人近百年来与地底古都的和平相处,却在2005年几乎被打破。去年,有不少商人想高价买下这个名声在外的院子,建成“燕家大院博物馆”,仿造出历年来这里出土文物的情形。提到这些,平静的庄稼汉子燕开正眼圈有些发红,“我们一向支持考古,发现文物就上交了,也配合发掘,但为何非要我们离开这里,卖给商人呢?”一个正式的家庭会议召开,燕家人于2005年末做出了一个决定,将“燕家大院”4个字注册了。
 
  燕开正觉得,与其卖给商人复制文物展出,为何不在考古发掘地展出文物呢?田间地头的发掘坑就是最好的“天然博物馆”,“原汁原味的”。文物工作者敖天照非常赞同这个想法,“把文物放在它们出土的地方,让整个古城遗址活起来,将川西平原的风光和古国结合起来,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刚刚改组过的博物馆领导班子,寻思着复原燕家当年景象和系列考古发现,让燕家后人向游客讲祖上的故事,“把当地人生活和脚下文物联系起来”。
 
  链接
 
  三星堆遗址布局及结构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北部。东邻龙泉山脉,西为岷山山脉南麓的茶坪山,地处沱江上游的鸭子河与马牧河之间,属冲积平原的二级阶地。
 
  遗址内的古城遗存十分丰富,有上层贵族居住面积大于60平方米的卯榫屋架的厅堂,也有平民居住的10平方米左右的木骨泥墙小屋,还有仅2?3平方米的棚屋,可见社会贫富贵贱分层已经形成。
 
  城中心发现大量精美的陶质饮食器、漆器、玉器、礼器、乐器和陶塑艺术品等社会上层人物享用的物件,生产工具却不多,说明城内主要居民是贵族统治者及为其服役的民众。
 
  城内的大型建筑物未能辨明是否有庙堂宫殿,而在城的中轴线偏南、三星堆土堆旁发掘的两个祭祀坑中,有神巫们在进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后埋下的祭品?押成吨的青铜神像、人像、神树和礼仪器,罕见的金权杖、金面具等。有龙的神树是其祖神崇拜的中心,“群巫之长”的大立人像、黄金权杖与双手反缚砍头的人牲石像,证明了具备宗教礼仪中心、政教合一的权力机构??国家机器已经形成。故此城应该是三星堆文化??古蜀文明的中心都城。

                             来源:新浪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